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導讀 加入收藏 設為主頁
網站首頁 學校概貌 學校新聞 校園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資訊 校際交流 學生園地 實驗校友 圖說實驗 國 際 部 新 疆 部
 您當前位置: 實驗之窗網站 >> 實驗校友頻道 >> 激情歲月 >> 正文
新聞正文 閱讀底色:杏仁黃  胭脂紅  青草綠  淺青藍  灰  銀河白(默認色)    新聞屬性:熱門 

遼寧省實驗中學校史-1

新聞來源:新聞中心   新聞作者:新聞中心   責任編輯:   新聞發布:
字體大。 超大          字體顏色:字體顏色     發布時間:2019.04.25

    初創探索時期   
    這一時期校名為東北實驗學校。

    遼寧省實驗中學的前身是創建于1949年5月4日的東北實驗學校。東北實驗學校是在東北行政委員會主席林楓指示下,由車向忱、董純才、郭明秋等創辦的。教育家、東北教育部部長車向忱兼任第一任校長。張敦任第一任校務長主持學校工作。1954年學校改名為遼寧省實驗中學,是遼寧省教育廳直屬的全日制重點高中。
    學校繼承和發揚老解放區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 。 結合抗美援朝、 土地改革和鎮壓反革命的斗爭, 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 。 在抗美援朝的運動中有 198名師生參軍。
    學校堅持以“積極改革,堅持實驗”為立校之本,認真進行教育實驗。當時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部新制定的教學計劃, 新編審的教材均首先在我校試行, 取得經驗后, 在全東北地區推廣。
    1948年11月2日
    沈陽解放
    1949年3月至7月
        1949年3月開始創建東北實驗學校。由第一任校長車向忱,第一任校務長張敦帶領干部教師入校開始創建工作。這所學校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實驗學校。學校隸屬東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直接管轄,擔負著教育實驗和示范導向任務。在東北實驗學校創辦期間,第一任校長車向忱,第一任校務長張敦,校務長、副校長方俊玞,副校長郭明秋,教務主任侯澄等。
        1949年4月,學校開展民主建校月活動,張敦校務長與李英老師創作了民主建校歌,在學校傳唱,教育鼓舞全體師生員工,清理垃圾,修復校舍,重建美麗校園。1949年5月4日,全校召開第一屆東北實驗學校開學典禮,從此這一日期被定為校慶日。
        1949年3月至7月,這一學期學校的主要領導都是中共黨員,黨組織及發展黨員均處于不公開狀態。學校除了創建學校和正常的教學任務外,更緊迫的是轉變師生的舊觀念,提高對共產黨領導下新中國的認識,樹立為組國和人民,為革命教與學的新思想。諸如請張學思、閻寶航、丁玲等著名政治和社會活動家、作家到學校作報告。藉迎接"五一國際勞動節"、"五四青年節"、"七一"黨的生日,進行內容豐富的革命傳統教育,并組織學生開展有教育意義的文娛活動。學校還組建了樂隊、學生劇團,排演革命戲劇,演唱革命歌曲,朗誦革命詩歌等。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,使廣大師生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轉變。這一學期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,為建設新中國培養了后備新生力量。"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林楓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車向忱

    建校首批學生來源:1949年初, 這所學校由原東北中山中學、 五所青年中學和青年輔導班共七所學組成,在原東北大學先修班舊址成立了東北中學,共有學生6563人。經過甄別考試,將成績好的及特別貧苦的704名學生留校讀書,后來又招收了一批工人子弟及革命干部子弟人學,共計有859名學生,成立了東北實驗學校,編為初中18個班,高中6個班,共計24個班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設立中學師資部,為東北地區培養中學師資,招收學員368名,負責人先后為胡朝芝、陳潤齋、肖敬若。
    設立師范部,培養高級小學師資,三個班,學生98人。
    確定初中二個班為實驗班,學習蘇聯教育經驗,試行“五級分制”。
    教師來源:學校從原東北中山中學等七所學校教師中經過選拔,確定62人擔任教學工作。從哈爾濱大學選調19人擔任教學和政治輔導工作。
    設有實習工廠、 自然科學館、 植物園和動物園以及圖書館等。
    民主建校月期間,900多名師生參加建校勞動。

    成立學生會, 第一任學生會主席李裕臣 。
    成立教育工會, 第一任教育工會主席馬明 。
    5月28日 
    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,方俊玞任團總支書記。
    團總支委員劉鳳橋出席在北平召開的全國青年代表大會。
    8月 
    暑假組織學生下廠下鄉,到沈陽鐵路工廠、市郊道義鄉參加勞動,向工農學習。

    10月1日 
   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。師生參加在東北人民政府召開的慶祝大會,夜晩提燈游行,徹夜聯歡。
    車向忱、董純才來校作“參觀旅順蘇軍學!钡膱蟾。之后,確定我校為向蘇學習的實驗校、示范校。
    11月  
    公開了全校黨員名單和黨支部,支部書記先后為郭明秋、方俊玞。
    12月 
    舉辦教師寒假學習班,學習蘇聯教育理論和經驗,學習東北教育部文件等。
    組織學生到郊區郭世屯等地,開展“建團”、掃育和文藝宣傳活動。
    1950年1月 
    召開第一次家長會議。
    3月
    設立工農速成中學部。首批學生300人,其中勞模班有全國勞模馬恒昌、田桂英等。

7月高一班學生畢業

    10月全校開展“抗美援朝、保家衛國”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。
    11月為戰備疏散,初中二個班和工農速成中學學生遷到黑龍江省綏化縣學習。
    12月響應黨中央號召,我校有學生196名、教師2名參軍參干,占學生總數的四分之一!稏|北日報》曾以 《對祖國的愛》為題,高度贊揚了我校師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,為我校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。 制定《班主任工作任務》。

    1951年2—6月 
    我校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培養師資,設立兩個班。
    5月設立函授師范部。有語文、數學等學科,旨在幫助東北地區小學教師提高教學質量。
    6月開展批判電影《武訓傳》和“武訓精神”運動。
    生物教師楊明書參加東北三省“學習蘇聯教育經驗”報告團,在東北地區作報告,受到好評。
    12月全國開展“三反”“五反”運動。
    1952年侯澄任副校長。
    建新校舍, 師生參加勞動。
    學生參加校內“三反”運動。
    蘇聯教育專家波波夫來校參觀并作報告。

    法國和平戰士雷蒙達狄安女士來校參觀訪問。
    組織學生閱讀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和《卓婭和舒拉的故事》,形成學習蘇聯英雄的熱潮。

    4月學校制定《校規 24條》。
    8月開展教師思想改造運動。
    9月組織教師分兩批去旅順中學和哈爾濱三中學習考察。
    1953年生物教師楊明書被東北教育部授予 “東北模范教師” 稱號, 沈陽市政府任命他為市政府委員 。
    語文組教師學習蘇聯教育專家普希金對 “紅領巾” 教學的講話。
    4月在生物教師楊明書帶領下,全校師生在校園共植樹1700余棵,形成今日花園式的實驗園。
    在東北教育部的《經驗交流》 上,刊載我校的《東北實驗學校領導工作的初步經驗》和《班主任工作經驗》等文章。
    全校教職工學習《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》和《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》。
    開展“為祖國而學習”教育活動,組織學生閱讀吳運鐸同志的《把一切獻給黨》 一書。
    建立東北地區中學第一個航空模型小組。
    東北教育部中教處來校進行教學質量大檢査,通報了我校語文組、 生物組的教學經驗 。

    民主建校歌

 

   上一篇文章:遼寧省實驗中學65屆高三、一班畢業五十周年紀念活動紀實
   下一篇文章:遼寧省實驗中學建校70周年征稿啟事
推薦新聞   
熱門新聞   
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有效@国产九九精品视频@亚洲人碰在线视频@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@日本韩国亚洲精�?